火箭院703所为长二F火箭研制减震器 使二级发动机架上传感器“硬座”变“软卧”
发布时间 : 2016-11-10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2016年8月底,记者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703所了解到,该所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F火箭)二级发动机机架上的近10个传感器研制了减震器,使传感器承受的振动载荷降低85%以上。这些减震器让传感器上天时的“硬座”变成了“软卧”,极大改善了传感器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703所减震器研制人员王建月介绍,长二F火箭的二级发动机机架上安装有10余个不同的传感器,用以测量火箭二级发动机周围的温度、热流等参数。在发射“天宫二号”之前,传感器都是通过金属支架硬性连接在火箭上的,但是在火箭发射飞行过程中,二级发动机工作时会造成其机架振动剧烈。研究人员在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时发现传感器及其支架耐振动强度不足,存在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因此,703所发挥其阻尼减振技术专业的优势,针对传感器开展减振器的研制。
由于传感器是敏感电子器件,对减振要求更高,只有将火箭的振动降低到很小才能保证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由于传感器质量轻、结构尺寸不可更改、火箭振动环境恶劣,且有高温热流作用影响,传统的减振器无法满足传感器特殊的减振需求。因此,703所开展了技术攻关。
王建月说,在结构紧凑的火箭二级发动机机架处安装减震器没有那么简单。首先,针对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已经固定、在火箭上安装紧凑且连接方式无法更改的局限性,研制人员通过巧妙的结构优化,设计了一种尺寸小、安装方式灵活的异型橡胶减振器来适应狭小的空间,在不改变传感器结构尺寸的前提下使减振的实现成为可能。其次,针对传感器质量轻、对减振效果要求高的特点,研制人员采用703所自行研制的低模量、大阻尼橡胶材料做主体,将传感器与火箭的“硬连接”变为“柔性连接”,发挥阻尼材料将振动能量转化为材料内能而耗散的功能,从而起到减振作用。最后,针对传感器面临的高温热流作用,研制人员在阻尼材料选用时兼顾耐高温特性,单独做好防隔热处理,双重措施保证“软卧”减振器能够抵抗数百秒的高温,且保持性能稳定。
经过试验测试,703所研制的减震器能将传感器承受的振动载荷降低85%以上,让传感器上天时的“硬座”变成了“软卧”,极大改善了传感器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该减振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的异型橡胶减振器尺寸小、安装方式灵活,可满足在狭小空间安装的要求及用于电子器件事后振动衰减的需求,具有优异的振动衰减效果。”王建月说,“目前该减振器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将应用于长二F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射,并有望推广应用于未来的新型运载火箭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