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载人火箭可靠性国际领先

发布时间 : 2016-12-16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金秋时节,两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F”火箭)相继升空,打赢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发射任务的“核心之战”。长二F火箭又称“神箭”,“神箭”到底“神”在哪?在长二F火箭原总设计师刘竹生院士眼中,最“神”的地方莫过于长二F火箭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长二F火箭被誉为“神箭”


  “对于不载人的火箭来说,可靠性只要超过0.91就行,在安全性上没有特殊要求。而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可靠性应达到0.97,安全性要求为0.997。”刘竹生院士介绍:“所谓可靠性0.97,简单地说,就是指发射100次,失败不能超过3次;在这3次可能的失败中,发生危及航天员安全的事故的概率要小于0.003。我国长二F火箭完全是按照这一指标设计的,经过13次‘实战’检验,长二F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的实际验证值已超过这组数据,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那么,国外载人火箭的可靠性如何呢?
  刘竹生说:“目前,除长二F火箭外,世界上现役的载人火箭只剩下俄罗斯用于发射‘联盟’飞船的联盟火箭了。它的可靠性、安全性也在0.97、0.997以上,且发射次数较多。已退役的载人火箭,如美国的航天飞机,它的设计可靠性也基本在0.97这一水平,但安全性远低于0.997。而且,国外的部分载人火箭都出过不同程度的事故。如1983年,联盟火箭曾在发射时发生爆炸,好在逃逸飞行器工作适时启动,俄罗斯宇航员才幸免于难;美国航天飞机也出过两次严重的事故,再加上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最终只能退役了。”
  有的朋友或许会问,0.97距完全可靠还有0.03的距离,为什么不做到100%呢?
  其实,能达到0.97的可靠性已实属不易,刘竹生为记者举了个例子:要使火箭的可靠性达到0.9999,那零件的可靠性就要达到0.99999999,也就是1亿个零件中最多只有1个零件不合格。
  


  
△长二F火箭


  看来,火箭的可靠性每向前迈一步,都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那么,我国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是如何达到0.97的呢?
  刘竹生介绍:“提高可靠性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在设计上,可以采用‘冗余’、消除‘单点’故障模式、提高裕度等方法。然后,火箭还会做一系列地面试验进行验证,确保设计可靠性。”
  能否让严谨的设计变成现实的火箭,关键看生产。为了确保可靠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刘竹生说:“譬如,其它火箭在生产时,如果出现‘超差’(也就是与设计标准略有出入)的零件,只要不会给火箭带来隐患,可以填‘超差单’放行。但生产长二F火箭时,则拒绝超差处理,出现超差就报废,多急多贵也不行。”
  


  “当然,所有技术手段、规章制度,都要靠人去实现,人才是可靠性的关键。”刘竹生说:“近年来,俄罗斯的联盟火箭虽没出现过大的事故,但在发射准备时却常有故障发生。不是他们的火箭设计得不好,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把好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航天科研、生产队伍青黄不接,规章制度日趋松弛。也自那时起,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依次上马,锻炼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负责任、敢担当的栋梁之才,这才是航天事业最可靠的保障、最宝贵的财富。”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