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院与大连海事大学共研“e-航海服务系统”,让船舶航行更安全

发布时间 : 2018-04-02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与大连海事大学成功研制出“e-航海服务系统”的船端系统,并已开始在船舶上进行测试。“e-航海服务系统”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航海服务系统,实现了航天技术与“智慧海洋”的融合,使船舶航行更安全,为我国e-航海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发中心该项目负责人曹建文介绍,e-航海(e-Navigation)是指通过电子手段,收集、整合、交换、显示和分析船端及岸基海上信息,以加强泊位和航行等相关服务,从而提高海上航行安全和安保能力。这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未来民用航海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将给船舶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当前,虽然电子海图、GPS、雷达等现代技术都已应用于航海,但由于它们属于独立的系统,信息之间无法共享。比如,通过雷达只能探测到障碍物却无法判断是什么障碍物,通过电子海图只能看到地理环境却无法看到周围是否有其他船舶。因此,驾驶人员只能借助不同的船载设备提取信息,最终依据经验来驾驶船舶。不仅工作量巨大,还可能因为判断失误影响航行安全。

 

  
△系统示意图


  “e-航海服务系统”就像为船舶装上了一款海上可以用的手机海图导航,它打破了各系统之间的壁垒,不仅能够看到船舶的位置,判断障碍物,还能获取水位、气象等海事安全信息,并综合各种信息为船舶规划出“最优航线”,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据了解,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十年前就开始从事e-航海领域的研究不同,我国此前并没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涉足该领域,而开展此项研究的民营企业由于实力、技术的限制,进展缓慢。2016年,为加快我国e-航海方向的技术研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了重点科技项目——IMO e-航海战略与中国e-航海发展研究,通过建设e-航海示范工程系统,促进我国e-航海战略的实施。研发中心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承研了该项目。
  早在2015年,火箭院就与大连海事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船舶导航、船舶通信、海上交通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该项目是双方首个联合研制项目。火箭院依托先进的航天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航天系统工程优势,与大连海事大学的区位优势、海事行业优势以及海洋船舶科研优势相结合,实现了航天与海洋技术互通、航天与海洋产业互融。未来,双方将继续在船舶综合电子产品研制、海事云技术开发、海事服务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促进船舶航行安全和中国海洋战略的实现贡献力量。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